拍摄山景时光线与构图的技巧
2025-04-08
拍摄山景要根据山体的自身特点、造型特征等选择适合的构图方式与拍摄角度,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光线角度对山体进行塑造。下面小编就将我们学校风光摄影培训课程中介绍山景的拍摄技法分享给大家。
画幅与角度
拍摄风光照片,画幅的选择很重要。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意图选择用哪一种画幅形式来表达。对于山景的拍摄,如拍摄者想要表现山势的连绵、辽阔,以及山脉的波浪式线条时,可以利用横幅来拍摄;如果想表现山势的高耸、险峻,并且加强画面的纵深感时,可以利用竖画幅进行拍摄。由于山体的形状复杂多样,因此拍摄角度也应该不拘一格,仰拍可以突出山体的高大挺拔、巍峨壮丽,且仰角拍摄是以天空作为背景,画面显得更加简洁,但是仰拍是大多数人拍摄山体的角度,与常人在山脚下观看山脉的角度一致,这难免会使画面效果趋于平淡。
很多时候,要想拍摄出非同一般的山景,摄影者需要进行一番攀爬,在与所要拍摄的山峰处于同一高度或更高的位置进行拍摄,这种俯视的角度能够将山峦层叠、错落有致的高山景色记录下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同时利用广角镜头大视角的优势可以获得广阔的场景,有“一览众山小”的视觉感受。
山景的构图
拍摄山景时,画面多以天空为背景,天空与山景在画面中的比例不同,形成的效果也不同,拍摄时,如果遇到天空中有美丽的云层时,可以利用三分法构图,将天空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二,或各占画面一半的构图形式,使两者在画面中交相呼应。这种构图可以增强画面的平衡感,也有利于突出山脉的整体意境。
另外,根据山体的自身形状特点,借助山脉的棱线来构图,这就要用到斜线构图和三角形构图。可以利用山坡的斜度作为画面的前景或画面分界线,有利于营造山体的巍峨气势;山的形状一般是不规则的三角形,利用这一态势,运用单个或多个三角形进行并列、前后、正反的构图安排,能够突出山体连绵起伏,增强山体的整体气势,也使画面的层次立体感凸显出来。
光线的运用
在山区拍摄时要注意山区的光线变化。那里白天的光照时间较短,太阳升起的时间较晚,而下山的时间则比平原地区要早。应寻找能产生特殊拍摄效果的光线。如晨曦,这是一种短暂的粉红色光照。拂晓时分,山峰常沐浴其中。如果注意到雷雨正在不断聚积,可以利用它们作为阴暗的背景,与阳光明媚的前景形成对比。雨后是拍摄彩虹的良机,这些都是光线在山间谷地创造的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色。
雪山
拍摄雪山不同于其他的山体,其难度更大,拍摄条件更加恶劣,因此注意事项也就更多。首先在拍摄时应该注意白平衡的调整,在相机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使用自定义白平衡,先对准白纸获取正确的白平衡之后,再取景拍摄。由于雪山反光强烈,被雪覆盖的地方与没有被覆盖的地方会造成很强烈的明暗反差,在曝光时应避免出现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的情况发生。
拍摄雪山最好在晴天拍摄,利用侧光和侧逆光,可以表现雪山的明暗层次和质感,画面影调也会富有变化。由于雪的亮度较高,用相机的内测光系统常常会导致曝光不足,因此,摄影者可以利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适当增加1~2挡的曝光量,或采用点测光模式对照画面中的灰色调部分测光,亮部会有比较好的表现。